用法:水煎服,日一剂,分两次服。
功效:发散风寒,解表祛湿。
主治:用于“流感”、感冒等病症初起,出现恶寒, 发热,无汗,剧烈头痛,肌肉关节酸痛,口干口苦,大便秘结,舌苔白腻或黄,脉浮或浮数者。
方解:本方用于治疗外感时疫之毒,风寒湿邪束表,入里化热之证。方中用荆防败毒散为主方,解表散寒,祛 湿止痛:黄连、柴胡清热解毒,透邪达表,引邪外出;神曲、山楂、枳实健脾和胃,消食导滞。诸药相合,使邪从 表解,防热毒内陷而发为内热里实之证。
组成:荆芥2g 防风2g 人参2g 羌活2g
独活2g 柴胡2g 前胡2g 川芎2g
积壳2g 桔梗2g 茯苓2g 甘草2g
二花2g 连翘2g 蝉蜕2g 牛蒡子2g
用法:日一剂,分两次服。
功效:祛风散寒,解表解毒。
主治:时疫感冒。
方解:此方乃足太阳、足少阴、手太阴药也,羌活入太阳清理游风,独活入少阴治伏风,兼能祛湿止痛,柴胡散热升清,协川芎和血平肝治头目之病,前胡止咳降气行痰,桔梗、茯苓清泄肺热,除湿消肿,表散邪去,故日败毒。方加荆芥、防风为荆防败毒散,清热败毒功效更强。
按语:四时不正之气造成的各种病症皆为时疫。
来源:《岐州王氏验案辑要》
责编:戚国华
编审:刘俊程
特别声明:本文仅在中国乡医网上传发布,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中国乡医网的观点或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