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成:羌活g 独活9g 防风9g 柴胡9g 前胡6g 荆芥6g 桔梗6g 枳壳6g 菊花9g 川芎6g 蝉蜕6g 胡麻仁9g 山栀9g 甘草6g
用法:水煎服,日一剂,早晚温服。
功效:发散风寒,解表祛湿
主治:外感风寒湿邪或时疫之毒。恶寒发热,无汗,头痛,肌肉酸痛,舌苔白膩,脉浮或浮紧。亦可用于疟疾、痢疾、疮疡具有风寒湿表证者。
方解:方中用荆防败毒散为主方,取其发汗解表、散风祛湿之功。配菊花、蝉蜕、山梔以疏风清热,胡麻仁润肠通便,甘草益气和中,调和诸药。
按语:荆防败毒散重在祛风散寒、解表祛湿,在此方基础上用菊花、蝉蜕、栀子亦属佐药,有防辛温太过,损伤正气之意,又有防邪从寒化热之功。
组成:荆芥9g 防风9g 柴胡9g 前胡9g 桔梗6g枳壳9g陈皮9g独活9g茯苓9g 川芎9g 甘草6g神曲6g麦芽6g 连翘9g 二花9g 芦根9g
用法:日一剂,分两次服。
功效:发汗解表,散风祛湿。
主治:外感风寒湿邪,以及时疫疟疾、痢疾、疮疡具有风寒湿表证者。
方解:方中以荆防败毒散为主方,主治外感风寒湿邪所致恶寒发热、周身疼痛或痢疾等症。方中荆芥、防风发散肌表风塞,独活去除全身风湿,共奏解表駆邪之效,为君;川芎散风之痛,柴胡助荆芥、防风疏解表邪,茯苓滲湿健脾为臣;枳売、陈皮宽胸理气,前胡、桔梗宣肺止咳为佐药;甘草益气和中,调和诸药。诸药相合,共奏发汗解表,散寒祛湿之效。加双花、连翘清热解毒;芦根清热生津:;神曲、麦芽健胃消食,使驱邪而不伤正。
按语:荆防败毒散出自《摄生众妙方》,较败毒散少人参、生姜、薄荷,而多荆芥、防风,祛风寒之力较强,多用于感受风寒湿邪较重者。先祖灵活运用此方加减,用于流行性感冒、时疫、痢疾等,效果显著。
来源:《岐州王氏验案辑要》
责编:王芳玲
编审:刘俊程
特别声明:本文仅在中国乡医网上传发布,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中国乡医网的观点或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