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验案秘方
浅谈百合病的治疗,这些方子疗效不错
2022-01-23 已浏览:345次  
什么是百合病? 
百合病,就是神有所思,神有所苦,健康不像健康人,患者不像患者等特异临床症状,以神志恍惚、精神不定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。因其治疗以百合为主药,故名百合病。或谓百脉一宗;其病举身皆痛,无复经络传次,而名百合。起于伤寒大病之后,余热未解,或平素情志不遂,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。

中医病机:

百合病多继发于急性热病,或中毒、脑部疾患等之后,余邪未尽,阴液亏损,气血失调,经脉失养,心神惑乱。

临床表现:
1.多见于成人。常有急性热病或其他重病病史,或有长期情志失调的病史。
2.精神恍惚,神情不安,默默不语,欲食不能食,欲卧不能卧,欲行不能行,寝食不安,如热无热,如寒无寒,诸般不适,莫可名状。并有口苦,尿黄,脉细数等症。
3.可有原发病的某些症状和检查的相应改变。
阴虚内热型  
证见:精神、饮食、行动异于常人,如沉默少言,欲睡不能眠,欲行不能走,饮食不能吃,寒热似有似无,精神恍惚心烦,或自言自语,口苦,尿赤。舌红,脉微数。
治法:清心润肺
方药:
1.主方百合地黄汤(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)加味。
处方:百合、生地黄各30克,生牡蛎20克,花粉、石斛、糯稻根各15克,知母12克,浮小麦30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
2.单方验方甘百栀地汤(胡熙明等《中国中医秘方大全》)
处方:炙甘草9克,浮小麦30克,大枣7枚,炙百合12克,生地黄15克,首乌藤18克,鸡子黄2个(分冲),栀子6克,淡豆豉12克,莲子心3克,郁金12克,石菖蒲9克。水煎服。
痰热内扰型  
证见:精神、行动、饮食皆失常态,头痛而胀,心中懊脓,卧寝不安,面红,舌尖红。苔薄黄微腻,脉滑数。
治法:清化痰热
方药:
1.主方黄连温胆汤(孙思邈《千金方》)加减
处方:黄连10克,法半夏12克,陈皮6克,竹茹2克,枳实9克,茯苓12克,知母10克,瓜蒌仁10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头痛者加菊花12克;热盛伤阴者加百合、生地黄各20克。
2.单方验方除痰安寐汤(许成吉等《中国当代名医名方精选》)
处方:北柴胡、法半夏、炙青皮、枳实、龙胆草、栀子各10克,淡黄芩、竹茹各12克,制南星6克,珍珠母60克(先煎),礞石30克(先煎),合欢皮15克,夜交藤、葛根各30克。水煎服。
心肺气虚型  
证见:精神、行动、饮食皆若不能自主,自汗,头昏,短气,乏力,少寐或多寐而睡不解乏。舌淡边有齿印,脉细弱。
治法:益气安神。
方药
1、主方甘麦大枣汤(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),合生脉散(李杲《内外伤辨惑论》)加减
处方:浮小麦30克,大枣5枚,党参15克,麦冬12克,五味子6克,百合20克,茯神15克,酸枣仁12克,龙齿(先煎)30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
2.单方验方
(1)明志汤(许成吉等《中国当代名医名方精选》)
处方:石决明、草决明各30克,远志、蝉蜕、生牡蛎、川芎、疾藜各15克,菊花25克,荷叶10克。水煎服。
(2)柔意汤(许成吉等《中国中医秘书大全》)
处方:炙甘草、大枣、白芍各6克,淮小麦、牡蛎各30克,百合、生地黄、龙齿、黑芝麻各12克,麦冬、柏子仁、竹茹、合欢皮各9克,陈皮2.4克。水煎服。
本人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上,采取药食同治的原则,治疗百合病疗效肯定,效果极佳,方子简单,材料易得,治疗百合病治愈率95%以上。取百合20克洗净放入碗内,加入多半碗水,放在锅里蒸熟后凉晾,打入一个生鸡蛋,和蒸熟后的百合及水搅拌均匀,再加入适量的水和葱花、适量食盐搅拌均后,再放在锅里蒸熟食用,就和我们平常蒸水鸡蛋一样食用,一天一次食用,7天为一个临床疗程,轻者百合病一次治愈,严重者2-3个疗程即愈。这个看似很简单的方,子我在临床上治疗了几百例患者,治愈率在95%以上,古医记载,百合善治百合病,这个方子来源于百合鸡子黄汤。

  
  左都稳,中国民主建国会安康市委会会员,陕西天地人中医研究院院长,汉滨天地人中医诊所法人,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常务理事,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养生分会专家委员,一种艾灸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,灸桶(天地还魂灸)外观设计发明人,陕西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,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员.中国民主建国会陕西省委员会2020年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,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


热点推荐
电子杂志往期回顾